老鏡攝影再談 澳門大賽車博物館拍經典味道

  • S-M-C Takuma 28mm f3.5+ Pentax K1 +直出(SOOC)
  • 製造年份:1970年
  • 鏡頭接口: M42
  • 光圈: F3.5-F16
  • 最近對焦距離:400MM
  • 評價:輕巧便攜約220克,光圈全開可用,銳利度不俗,色澤稍濃偏暖,M42鏡頭接口,可轉接到不同牌子單反無反相機使用;鏡筒金屬鑄造,重拾手感觸覺。二手市場約HK$500,非常親民,影人、影景,甚至人景合一都亦可輕鬆過關。性價比高,但不適合特寫及影花等專題拍攝。

這次澳門之旅,除入住新中央酒店,也參觀了澳門大賽車博物館。這間樓高4層、佔地約16,000平方米的大賽車博物館,車迷如我早就想來看看。4層樓分別擺放各款曾真實落場的戰車,包括電單車、三級方程式賽車, 東望洋及GT 超級跑車外,最珍貴莫過於曾在1954年首次澳門格蘭披治大賽參賽的冠軍賽車 – Triumph TR2。對攝影人而言,館中可拍攝的素材相當豐富, 現場影人、影車皆宜。

今次我帶備近乎停產的百年日本品牌賓得Pentax 旗艦機 K1, 它正正是傳說中花16年磨一劍的型號,亦是該品牌第一台全片幅相機,遺憾的亦可能是最後一部大作。 至於鏡頭配套,我只 簡單地帶了一支輕便手動鏡頭,是上世紀60年代出品,手動S-M-C(超級多層鍍膜)Takuma 28mm f3.5型號。 鏡頭卡口亦是老鏡常用的M42系列, 日系Takuma大姑媽鏡頭,S-M-C代表鏡片塗上七層鍍膜鍍膜 (Super-Multi-Coating) ,能有效抗耀光,色彩比濃郁,銳利, 以當年技術,是最早擁有鍍膜的鏡頭系列,鏡筒以鋁金屬鑄造,手感札實。

在博物館這類比較狹窄的拍攝距離,全片幅配置廣角焦段28mm, 確是理想的組合。 他們能配合並做到視野對角線75度/水平65度的廣角較果,拍攝電單車時鏡頭光圈f3.5全開。 照片雖欠缺銳利, 但景深表現更能突出主體, 背景虛化, 奶油味略 嫌不足,最短拍攝距離為400mm,數據不算得突出。我曾經以此拍攝食物,感覺上完全不適合。但當拍攝人影合一或汽車,這樣比較大的物件時,又變得隨心所欲得心應手了。f5.6至f8,鏡頭銳利且有層次, 色彩濃郁偏暖,但也有需要在白平衡修正。

電單車結構
電單車波箱
引擎結構

當今時今日攝影愈自動化、智能化,攝影作品都以清晰為目標,銳利感或已經變成終極要求,然而再經過電腦自動加工後 ,作品則變得千篇一律了。我個人攝影的習慣,器材調校、光圈 、焦距、 畫質成像等等細節都必須隨心所欲,能讓我自由自在拍出内心感受。有時鏡頭的光學缺憾,或會帶來另一種驚喜。

柒月天

送上澳門大賽車博物館的YouTube片段。